【新知分享】將再生醫學運用自如的自體幹細胞療法

對於「再生醫學」,台灣民眾這十年來最鮮明的印象,除了臍帶血幹細胞儲存外,應該是2015年八仙塵爆事件,為了救助燒燙傷病患,有日本專家提供「人工真皮移植」技術。真正推動世界及政府大步跨向前的,則要歸功於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

什麼是再生醫學?
「再生醫學」,顧名思義,就是製作具有功能及生命性的器官組織,用來修復或替代不健康的器官組織,或是用其他方式刺激體內器官組織再生。這是20世紀末才有的醫學界新觀念,也有人稱為第三類醫學。
目前所知的再生醫學,大體上包括組織工程與幹細胞療法兩大類,前者利用細胞再生功能形成器官,後者則是利用幹細胞的特殊功能來治療疾病。簡單的說,這是一種以細胞或組織而非藥物為基礎的產業,因此必須融合醫學和工程的新技術。

將再生醫學運用自如的自體幹細胞療法

日本闢人院長松岡:「我曾患甲狀腺癌,2011年手術後順利痊癒,但為了術後的體力恢復,我開始投入配合自體幹細胞治療,效果感到良好。雖然這是治療效果尚有未知部分的創新醫療技術、但作為有全身性效用的特效藥,其具有一定程度價值。」
根據幹細胞的歸航效果,受到損傷的細胞會釋放稱為SDF-1的SOS警報訊號、檢測到損傷細胞的幹細胞便會前往進行修補。也就是說這是「只在身體的受損或虛弱處進行重點作用的治療」。
健康狀態方面沒有特別問題的成人,幹細胞將會對未形成症狀的部分進行組織修復。而沒有感到任何不適的患者,也容易在腦部進行作用,有可能達到頭腦與思考的清晰。就我個人的情況來說,我在甲狀腺癌手術後針對甲狀腺荷爾蒙失調開始進行幹細胞的治療與研究。原容易感到疲勞與發燒的症狀都有改善,且頭腦的思考與活動變得快速清晰,就像回到十年前年輕時全盛時期的感覺,有如腦袋裡的霧都散去,撥雲見日的感覺。

接收損傷部位發出的訊號 前往損傷部位
幹細胞能夠緩解癌症、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骨質疏鬆、遺傳性過敏、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的發病風險,甚至抗衰老回春。幹細胞在體內循環中,當它找到一個受損組織,便會激活細胞本身來進行修復動作。通過進一步刺激腦垂體,使得荷爾蒙平衡穩健,新陳代謝週期會轉為與健康時期一樣。全因幹細胞有自我複製增生能力,還能得到抗衰老效果。